联系热线:
0757-26362168

祥田动态

联系我们

电 话:0757-26362168/27382339
手 机:18038657672
              18929979725(公司) 
传 真:0757-27792266
地 址: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吕地工业区永城路5号
博客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博客详情
环保地膜能否终结“白色污染”??
专栏:祥田新闻
发布日期:2020-05-29
作者:祥田
    继化肥、农药、除草剂之后,地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田面源污染的又一大社会公害。

  在新疆、甘肃一些地方,长期累积的废旧地膜每亩高达20公斤,相当于在土地中铺了5层塑料膜。土壤地膜残留使农作物减产10%~20%,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效应正在递减,昔日的“白色革命”正演变为一场“白色污染”。

  遏制地膜残留污染、加速白色污染治理,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面积推广

  农用地膜在我国的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最初仅被用于小拱棚的水稻育秧。70年代末,一些科研单位开始利用废旧塑料薄膜代替其他材料进行地面覆盖试验。

  1979年,我国从日本引进整套塑料薄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科研协作与联合试验。到2008年,中国地膜投入量达到10.78亿公斤,比1991年增加了4倍;地膜覆盖面积达1561.3万公顷,比1982年增加了133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荣昌介绍,过去在新疆棉区,由于积温不够,一些高产棉花品种无法完成生育期,通过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棉花生长对温度的要求。

  “新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主产区,地膜覆盖技术功不可没。”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也正是通过这项技术,我国北部冷凉地区、西南山区作物增产、增效取得成果,西北地区的玉米产量至少提升了30%。

  可持续性问题引关注

  如此大规模应用地膜,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农膜材料降解性极差,回收困难,再利用效益差,再加上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都加剧了我国农用地膜的污染程度及治理难度。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在局部地区,不治理就无法继续正常的农业生产了。”严荣昌强调。

  “地膜覆盖技术不是不可替代的技术,而是目前比较好的技术,特别是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甘肃,使其玉米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因为地膜覆盖技术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可持续性的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严荣昌认为,这种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地膜覆盖技术的适应性问题上,因为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应用此技术;此外,大面积使用地膜覆盖对区域生态系统,尤其是水分循环会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造成区域性土壤干燥化,这些问题仍有待研究。

  “我曾去日本考察,日本是地膜覆盖技术的发源地,他们只在特定作物(如烟草)和特定地区使用。”山仑说。

  “就污染土壤修复而言,已经被地膜污染的土壤修复起来相当困难。”山仑强调,当前更应该做的是保护好现有的耕地环境。

  环保地膜亟待政策支持

  地膜残留污染愈演愈烈,与我国生产的地膜过薄且不好回收密切相关。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介绍,现在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把地膜做到0.004毫米或0.005毫米,比国标低了近一半。地膜越薄,越容易碎在地里,给回收带来困难,同时加剧了土壤污染程度。

  同时,作为解决“白色污染”有效途径的生物降解地膜,却因为成本高等问题,遭遇市场应用瓶颈。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正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研发的项目。他认为,关于地膜的韧度等技术问题,国内外产品的差别并不大,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价格。“国外生物降解地膜的成本可能是普通地膜成本的3~5倍,国内产品虽然没有这么贵,但也比普通地膜贵一倍多。”

  为此,他的课题组设想,在两年内研发出比普通地膜贵一倍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约为2万元/吨),把价格降到农户能够接受的范围,以真正开启生物降解地膜的巨大市场。
上一页:塑料包装成啤酒包装新亮点!!
下一页:包装盒怎能不需要绿色元素?